 |
|
 |
电话:0431-87063153 0431-87063890
传真:0431-87063153 E-mail:nfzc@cjaas.com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彩宇 大街1363号 邮编:130033 |
|
|
|
 |
基本信息 |
性 别: |
男 |
出生日期: |
1955年7月 |
电 话: |
|
Email: |
|
工作单位: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
职 务: |
主任 |
职 称: |
教授 |
| |
|
教育背景 |
1979—1983年,吉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
1985—1988年,吉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8—1999年,于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论文博士)
|
|
工作经历 |
1988—1992年,吉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教师,系副主任
1992—1994年,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1994—1995年,吉林农业大学校长助理,副教授。
1995—2004年,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导师
2004—2006年(4月)吉林农业大学校长
2006年4月—2008年5月,吉林农业大学正校长级调研员
2008年6月—现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正院长级)
主要学术兼职和社会兼职:
1、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2、吉林省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
3、吉林大学兼职教授
4、长春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5、日本富山大学共同研究员
6、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组成员
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
|
科研项目 |
以下为主持的部分课题:
1、推进吉林省玉米产业化经营对策研究,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2005年结题。排名第一,到位经费2万元。
2、玉米生产大省发展精品畜牧业的研究,农业部软科学课题,2004年结项。排名第一,到位经费1.5万元.
3、日美中饲料谷物及相关企业的研究,日本文部省课题(日、美、中三国学者联合研究),第二主持,2006年结题,经费120万日元。
4、中国东北地区粮食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主持,经费14万元,2005-2008年。
5、吉林省效益农业发展途径的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主持,经费1万元,2000年结题。
6、新东北现象的经济学研究,教育部人文课题,2004-2008。
7、财政支持玉米向优势区域集中的研究,吉林省财政厅课题,排名第一,到位经费5万元。
8、长春市玉米产业化经营的研究,长春市科技局课题,排名第一,到位经费3万元
9、吉林省畜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吉林省牧业管理局课题,主持,经费2万元,2001年结题。
10、吉林省未来10年粮食发展战略的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第二主持,经费1万元,1997年结题。
11、建设牧业大省的方案研究,吉林省科委课题,主持,经费2万元,1997年结题。
12、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吉林省科委课题,第二主持,经费2万元,1998年结题。
13、建设农村经济强省的前景分析及对策研究,吉林省科委课题,第二主持,经费2万元,1997年结题。
14、21世纪初农业发展与高等农业教育互动机制的研究,农业部软科学课题,2003年结项。排名第一,到位经费1.5万元。
15、吉林省农村实现跨跃式发展的研究,吉林省科技厅,主持,经费2.8万元,2003—2007。
16、吉林省科学普及与创新的关联度研究,吉林省科技厅,主持,经费3万元,2007结题。
17、新时期商品粮基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吉林省农委课题,2003年结项。排名第一,经费2万元。
18、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吉林省政府委托课题,主持,2007年结题。
19、吉林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对策研究,吉林省发改委课题,排名第一,到位经费1.5万元。
20、推进我省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策研究,吉林省科委软科学课题,2001年结项,排名第一,到位经费2万元。
|
|
出版著作 |
一、专著
1、《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及产业政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
二、主编及副主编的教材
1、《农业经济学》,主编,长春出版社,1990年
2、《微观经济学》,编著,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
3、《市场学》,主编,科技文献出版社,1990年。
4、《市场营销学》,主编,京华出版社,1993年。
5、《农业经济管理》,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6、《土地法全书》,编委,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7、《农产品市场学》,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
8、《农村财政与金融》,副主编,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年。
9、《土地大辞典》,分编主编,长春出版社,1991年。
10、《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与大学成长》,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三、参加编写
1、加入WTO后吉林省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2001-2002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独撰。
2、吉林省实施精品畜牧业战略的若干思考,《2002年吉林省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吉林人民出版社,独撰。
|
|
发表论文 |
以下全部为独撰和第一作者:
1.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探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8期,独撰。
2.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业分布及其差异解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4期,独撰。
3.吉林省玉米市场竞争力探析,《经济纵横》2005年第5期,独撰。
4.Analysis on the policy of constructing commodity grain bas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mber 7-9,2001,BEIJING,CHINA. 独撰。
5.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区域经济》全文转载。独撰。
6.加入WTO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原载《山西农经》2000年第4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学》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独撰。
7.我国农村家庭经营的分化与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全文转载,独撰。
8.我国商品粮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独撰。
9.吉林省玉米市场竞争力探析,中国农经学会学术论文集《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独撰。
10.新时期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独撰。
11.An Analysis on the Maize Market of Jilin Province in China Far Eastern studies,Far Eastern Studies(Japan),2004.2。独撰。
12.通过粮食转化拓宽农民增收之路,《吉林日报理论版》2004年,6月11日,独撰。
13.吉林省玉米流通路径分析,日本富山大学东北亚谷物市场流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独撰。
14.以科技手段推进玉米产业发展,《农民日报》2004年11月12日,独撰。
15.以农业产业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香港商报》2006年,3月。独撰。
16.我国粮食产销格局现状评价与前瞻,《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第11期,独撰。
17.吉林省农民手中粮食滞销问题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7期,独撰。
18.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探析,《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8期,独撰。
19.产粮大省的困扰与出路,《农业经济问题》1992年第6期,独撰。
20.吉林省玉米市场竞争力探析,《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独撰。
21.Analysis on the policy of constructing commodity grain base in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mber 7-9,2001,BEIJING,CHINA.
22.新世纪农业经济热点问题追踪,《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独撰。
23.加入WTO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农村改革与发展》,2005年第5期,独撰。
24.粮食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全面起飞,《经济纵横》,1988年第4期,独撰。
25.关于农业持续发展机制的探讨,《环境保护科学》,2002年第4期,独撰。
26.以城市化促工业化,以中心城市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改革与发展》,2003年第3期,独撰。
27.略论商品粮基地的工农业配置关系,《农业经济问题》,1991年专辑,独撰。
28.农村家庭经营的类型及其分化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6年第5期,独撰。
29.新技术革命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管理》1999年第10期,独撰。
30.农业联产承包制与农业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吉林农大学报》,1984年第3期,独撰。
31.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再认识,《改革与发展》,1995年第2期,独撰。
32.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机制,《经济纵横》,1994年第6期,独撰。
33.粮食主产区粮食供需平衡的探讨,中国青年农经学者年会论文集《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34.关于发展效益农业的思考,《党建经纬》,1999年第6期,独撰。
35.建立农业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吉林日报》,1995年6月15日理论版。
36.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国农经学会学术论文集《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独撰。
37.加入WTO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载于中国农经学会学术论文集《WTO与中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独撰。
38.关注城乡之间的民生公平,《长春日报》2007年7月,理论版,独撰。
39.积极推进我市的玉米产业化经营,《当代长春》,1999年第4期,独撰。
40.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吉林农村经济》,1998年第4期,独撰。
41.浅议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市场开发,《吉林农业经济》,1991年第6期,独撰。
42.我国粮食供给的压力及人口与耕地的逆向运动,《吉林农村经济》,1995年第5期,独撰。
43.发展我省粮食后续产业的对策与思路,《吉林通讯》,1996年第7期,独撰。
44.建立多元复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吉林农业经济》,1989年第2期,独撰。
45.以农业产业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独撰。
46.吉林省人参加工业发展探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独撰。
47.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纪念农村改革三十年学术论文集》2008年9月,独撰。
48.推进土地流转的原则,《新长征》2008年第11期,独撰。
49.关于WTO框架下吉林农业的发展问题,《长白学刊》,2002年。独撰。
50.吉林省效益农业发展途径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一期,第一作者。
51.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问题研究,载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第一作者。
52.长白山区特产开发的探讨,《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3期,第一作者。
53.关于吉林省农产品市场开发对策的思考,《吉林农大学报》,1992年第4期,第一作者。
54.关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研究,《吉林农大学报》,1993年第3期,第一作者。
55.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多元化模式及其政策选择,《吉林农大学报》,1995年第4期,第一作者。
|
|
获奖情况 |
1、国务院长期特殊津贴享受者(1998年)
2、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第七批,第十批)
3、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00年)
4、吉林省高级专家(第一批,第二批)
5、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
6、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004) |
| |
 |
|